1银奖2铜奖! 我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再创佳绩!
在刚刚落幕的
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
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
全国总决赛中
内建职院再创佳绩
勇夺 1银!2 铜!
实现银奖及奖牌总数双突破
一直以来,内建职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,积极把大赛融入教育教学体系,坚持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”,以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,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努力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自今年4月份启动校赛以来,我校从项目挖掘、项目陪跑、重点辅导、赛前演练等多方面同时发力,在教务处、党委学生工作部(学生工作处)/团委、科技处、各二级学院的广泛协同和积极支持下,共计提交参赛作品710件,经过校赛决赛,共有60件作品进入自治区网评环节,6件作品入围自治区总决赛,最终在区赛决赛中获得3金2银1铜的优秀战绩。经国赛网评、会评,共有3个项目晋级全国大赛。大赛筹备期间,学校先后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、“互联网+”大赛专家、企业家、创业校友、知名投资人开展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会30余场,重点辅导和打磨项目40余次。
《虚怀若谷—国内领先的古建筑修缮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》
推荐学院:艺术设计学院
项目负责人:牛嘉卉
项目成员:薛金宇,李哲,崔健,贺璐,狄治圻,张广辉
指导老师:乔恩懋,黄穗颖,牛建刚,宝玉,董杰,党安荣,周双林,南吉,侯智国,武月清
项目介绍:“虚怀若古——国内领先的古建筑修缮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”该项目团队专注于古建筑修缮领域,提供古建筑高精度测绘、高效修缮设计和高质量施工指导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项目依托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的“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”,历经11年,调研测绘了北方地区近千座古建筑,形成了庞大的图片、图纸及模型数据库。团队借助修缮模型数据库和数字化技术,实现了古建筑高精度测绘、高效修缮设计和高质量施工指导,贯穿古建筑修缮设计全过程,是国内领先的古建筑修缮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,项目成果具备古建筑历史文化传承及科普教育意义。
《绿望—城市污水处理专家》
推荐学院: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项目负责人:王春博项目成员:姜宏伟 罗牧笛 王娜指导老师:宫炜 孙煦东 李婕项目简介:绿望团队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发展新理念,积极探索污水治理新路径,综合应用现有人工湿地技术,实现技术应用性创新,创新性优化生态稳定塘、大鱼治水、水草净水、微生物菌剂等多项生态技术合力治水,加快污水治理资源化,打通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,提升江河湖海水质,推进水生态保护。 绿望团队于今年提前布局了碳资产管理、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编制、碳标签、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认证,也包括提供外部的碳排放监测、统计核算、核查、交易等相关服务。在碳排放管理制度助力之下携手全国同仁共同实现“双碳”战略。绿望,守护生命之源,创造绿色环境。
《板式换热器物理除垢》
推荐学院:建筑设备与自动化学院
项目负责人:丁荟颖
项目成员:丁荟颖,马晏博 、李怡鸿、 王淮 、史淼霖 、包志勇 、 孙佳锋、 梁正宇 、李志强
指导老师:结兄 、赵洁 、牛慧 、郭宇 、王文琪 、曾艳 、李景峰
项目简介:中国北方集中供热面积达140亿平方米,全国复合增长率为9%。在集中供热系统中板式换热器以其热效高,热损小、占地小、寿命长等优势,被广泛使用。板换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垢状物,从而影响板换换热效率,因此,除垢成为了关键。目前除垢方式为化学除垢,优点:除垢效果直接,缺点:使用化学药品,污染环境,腐蚀性强,耗费人工。为解决现有除垢方式的四大痛点,我们团队将德国科学家克劳斯-瓦格纳以原子分子多体微扰共振理论发明的量子水处理技术,应用到板换除垢中,创新研发了板换物理除垢装置。其工作原理是:外驱动力的振动频率与被作用物质固有频率发生同频共振,垢状物可随着循环水的流动即附即除。本装置由具备记忆储存功能的高硅铝合金材料制成,经过使用最终在系统内壁形成保护性氧化层;本装置可贴于板换外壁和管道上。
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
夯实项目实力
走稳创新发展的每一步
雄心是成功路上的指南
信心是永不放弃的呼唤
瞄准未来力争头筹
创新创业内建职院一直在路上